4大族群過端午 聰明吃粽不吃重

再過不久就是端午節,香噴噴可口的粽子是不可或缺的主角,但小小一顆粽子所含的熱量,可能直逼一個便當,尤其對於消化機能不佳的朋友,一顆粽子入肚,可能要打嗝、飽足好幾個小時。

端午粽子該如何吃,才能健康安心地享受美味?以下針對4大族群,分享粽子食用與挑選的小技巧:

消化機能不佳
常見的是胃食道逆流,容易出現脹氣、打飽嗝、火燒心或是咽喉痛等,主要是糯米中的支鏈澱粉較多,而且黏性與密度大,建議選擇體積較小的粽子並放慢食用速度,並增加咀嚼次數,在白天食用完畢。盡量不要放冷後再食用,會造成澱粉凝結,口感變硬後更難消化。

正在減重/擔心發胖
重視體態的朋友,熱量控制是第一優先,一顆粽子熱量約500大卡,加上油脂與澱粉含量較高,容易造成血糖飆升,可以選擇以五穀粽取代傳統肉粽。飯前可以先喝一大杯水,增加飽足感,或是飯前30分鐘先吃蔬菜,補充足量膳食纖維。

慢性疾病困擾
若需要控制三高,一天建議最多一顆肉粽,此外,挑選南部粽會比北部粽更合適。南部粽水煮方式,口味較清淡;北部粽則是用蒸煮,口味較重熱量也較高。另外吃粽子前,飯前先吃完一盤蔬菜,再食用肉粽,減少血糖波動,也建議飯後一小時內至戶外走走,幫助代謝及消化。

易水腫/腎友
優先選擇低蛋白、低磷鉀、低糖低鹽,調味簡單的肉粽,五穀養生粽含有較高的磷,對腎臟是額外的負擔。此外,內餡經常出現的蛋黃、花生等,也是屬於高磷食材,要盡量避免。同時注意鹽分攝取,除了肉粽料理上需清淡,也要減少額外沾甜辣醬、醬油膏的使用。

本文營養諮詢:健康護照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健康護照──醫療保健服務先驅
健康護照提供您全科醫學健康知識,協助您疾病風險管理,參數紀錄、健康分析,就醫資訊指南。
提供全方位的家庭照顧方針、醫療器材資訊與營養保健品建議,協助您從生活管理,達到健康促進之目標。